做技术开发有两个好处:一是工资高,二是不用跟客户打交道。
这种工作看上去非常爽,上班就是拿到安排的事情,然后写代码完成后交付即可。没有太多的交流,不需要跟客户打交道讨价还价,也不需要跟供应商谈判,不需要做 PPT,也不用参加没完没了的会议,还能拿着比做其他岗位更多的工资,在外人看来就是神仙岗位。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
由于技术只是为公司服务的工具,公司想要的是业务的稳定,不会激进冒险选择用最新的技术迭代业务,你所研究的算法、花时间学的技术都很难派上用场。
久而久之,开发者就会被公司所「封装」:输入和输出的内容固化,技术能力没有得到精进,岗位职责使得每天高度相似的工作。彻头彻尾地成了一颗被打磨好的螺丝钉,作为人的价值逐步被抽离,变得更像是系统里面设定好的功能一样。
开发者不再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是被封装起来的工具。
而越是功能性强的工具,商品属性就会越强。
商品属性就是说人跟货架上的商品一样,是被教育制度生产出来到市场上流通的。就如马克思在谈异化的时候说「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人民降低为资本家的奴隶、只会劳动的机器的过程」。
我们买东西的时候都会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希望买到的商品能解决具体的问题。市场上流通的人跟商品在本质上没什么太大区别,都是在寻求双方需求的匹配程度,为买家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
而这就引申出了,加入一家公司后,公司会以制度的方式来进一步提升消费满意度的管理策略,公司意在利润,而不是员工的发展。
前两天我翻了翻 BOSS 直聘,发现一个现象:现在的社招对于用人的要求非常细分,很明确地说了需要在特定细分领域中有几年的开发经验,能迅速了解业务上手工作。
在人的货架上,又出现了比商品更强、更细分的层次。他们打上了标签和价格,比如:10年 Java 经验、8 年 WMS 经验、有着千万级高并发经验等等已经是千篇一律。
而那些无法被功能所定义的人,连商品都算不上。即使有着很多的知识产权和跨领域的项目经验,因为没有贴切的标签和功能描述,很难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从这个角度来看,开发者会走向一个越来越窄的道路,唯有加强自身的功能性才有着接下来的职业道路。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虽然商业催生了新的技术,但技术的发展早已脱离的商业的限制。从开发者自身的选择来看,如果是为了纯粹的技术方向,就很难积累下行业的经验;但如果深度地研究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就会难以融入到主流的技术环境。
就如《创新者的窘境》书中说的那样,并不是公司不愿意创新,而是公司使用旧技术的原因是要服务于老客户,而当新技术出现客户发现新技术的价值之后,就会抛弃低效的旧技术,用旧技术的公司也就面临倒闭的风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