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来自于真正能做使你感到自由的事情,跟钱没有太大关系。
刷小红书经常会看到很多「财务自由」的笔记,这些内容大都指向了同一个概念:更多的钱会让你感到更大的自由,你可以通过钱来实现曾经因为短缺而无法实现的梦想。
笔记下面会有很多评论是在计算,有了多少存款就可以躺平可以不上班等等。
不仅仅在小红书,在其他平台也到处都是类似的内容,鼓吹商品拜物教,对于非消费如何创造自由感只字不提。
话说回来,你有没有过一种感觉,明明自己的金钱并不富余,在工作和生活上也还有非常多不尽人意的时候,你却能在某个时刻感到很平静,觉得自己无比自由。
1/ 少去迎合别人
心理学有个词,叫做「自我客体化」。
意思是我们时常不自觉的会处在被他人凝视的位置,所做出决策背后的逻辑是去迎合他人的眼光,而非基于自己的主体性,用别人的喜好和标准来衡量自己。
我讲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
几年前我在做着一份不太满意的工作,碰巧的是,有个做生意的朋友开办了一所当地的商会,经过几次沟通他表示希望我能去做商会的秘书长工作。
这个 offer 同时满足了我好几个欲望:既逃离了不喜欢的工作,同时能有一份很「体面」的工作,还能帮得上朋友。抱着逃离的情绪以及试图变成别人眼里「精英」的念头,我接受了这份工作。
在我二十几岁的时候,且不论这个商会的资源如何,仅这份工作就足够我吹上好久。
不过这份工作并没有给我带来任何自由感,反而上一份让我觉得不愉快的工作更能让我感到自由。我用工作结果来迎合领导,用每天晚上的陪酒来迎合企业老板,用职位来迎合其他人的眼光。
我就像提线木偶,被他人所操控。
2/ 拥有不讨好的勇气
当他人成了衡量标准,内心就会变得倾向于讨好别人。
过度思考、焦虑、妄想,这些心理疾病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对他人的过度关注。
比如我发完一条朋友圈,就用不停地刷新评论来折磨自己:为什么没人点赞,经常点赞的人他们在干什么,是不是我发的内容对他们产生了不适,接下来我该怎么办删掉吗 …
社会文化中更在乎社会关系,我们从小听到的都是别人孩子的故事,会更多的透过身份地位等标签去看别人,也就潜移默化地习惯了从他人眼里看自己的样子:即便是有了能让自己自由的财务基础,不出门上班也会被人指指点点,难以从心底产生真正的自由。
说到这里,我想起《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且不提克里斯特兰为什么四十岁的时候要抛妻弃子去追求画画的梦想,能够彻底摆脱他人的凝视,不继续为了讨好别人天天去做交易员的工作,西西弗斯式的生活彻底被打破,克里斯特兰就已经胜过了我们许多,如尼采所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 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3/ 远离那些「身边即世界」的人
我们所切身能感受到的世界的实实在在的东西,都是来自于身边事情的感受,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的世界观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身边的世界上面。
组成你世界的样本永远只是建立在很小一部分取样之上,这本没什么,但有些人会习惯于自己的这个小圈子,会在这里感到舒适,甘愿做井底之蛙。
他们通常具备一个共性,就是拒绝于外部世界产生联系:拒绝阅读、拒绝学习、拒绝其他的生活方式,因为新的联系会给他们造成痛苦,于是他们蜷缩在自己的世界里面。
他们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解释自己遇到的事情,会莫名其妙的出现不合时宜的情绪,对不同问题只会反复用仅有的几件事情来解释,从他们嘴里说出来的,只有单调的评判和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
你永远无法指望他们能给你带来任何意见。
他们会把你拖向深渊,会用他们自己独特的逻辑把你同化,会让你在不自觉中被绑架,背负上更多。
现在有句听烂了的话,是「当我有钱了我就xxx」,暗示着你所做的一切都在围绕着钱,也就意味着你对世界认识的基石是由钱构成,用钱可以解释身边的所有事情。
欲望不会在你买到什么东西时停下来,他会膨胀到你的钱不够的地步,以至于你变成金钱的奴隶后,再次失去了自由的感受。
财务自由是个伪概念。
当你开始对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说「No」的时候,你就已经给自己创造出了更多的自由。
本专栏其他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