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优化到优化别人:打工人如何建立资源杠杆


打工人

打工人 2 .0

现在的打工人喜欢自称为牛马,把同事之间的相互竞争称作是内卷。

这只是一群打工人1.0版本的自嘲式狂欢,用丑陋的词语给自己的行为贴上合法的标签,博得其他相同处境人的同情。

我也很喜欢讨论八卦,跟同事背后骂领导,可太爽了。爽完呢?还是要干活,还要继续被作为牛马驱使。

那么如何能跳出这个循环呢?

你需要进化到打工人2.0。

你可以看看所有在从事「一人公司」的人,他们的背景,无一例外都是从打工之路走过来的。可见打工是必选项,而不是有一笔钱就不需要打工了。

而为什么他们打工能做成一人公司,而你只能成为用后即弃的牛马呢?

根本上在于,他在打工中偷师

这个偷师可以理解成两层含义:
一是从周围同事的能力长板中偷师,所有人都是我的老师;
二是从周围同事那里获取资源,作为资本以备不时之需。

人是社会性动物,打工更是提供了一个同类人聚集的场所,在这种场所中积累自己所必要的信息,是他们偷师的根本。

不少人会把「偷师」这个词与学习老板的赚钱模式挂钩,认为学到老板是怎么赚钱的,自己出去也能搞一把。这种思维最根本的错误在于,老板所给你看到的,都是他所营造出来的,背后的许多黑箱操作,以及他所具备的资源,都不是你能偷来的。

1.0版本的打工人聚在一起,会分享一些老板和领导的趣闻,纯纯的是消费时间的活动,跟村头老太太聚在一起叽叽喳喳没啥区别,离职了也只是少了个闲聊的搭子而已,很快就会被忘记。

稻盛和夫曾说,工作就是修行的场所。

2.0的打工人就借用了工作提供的信息空间,修炼自己的本事。你也会看到,有些同事在工作中从来不会跟你争,不是说他没有能力,而是他想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你的思路,并趁机跟你建立更深的关系,一举而两得。

当你的思路被人学走,你的技能和方法被别人学走,你还在毫无察觉地聊八卦的时候,就已经远远落后。网上经常会看到有人问,为什么我们同时进入公司,但别人比我晋升的快类似的问题。我敢说,不单单是公司内的晋升,他们离开了公司也能找到更好的平台发展。

之前的文章里分享过一个我自己的故事:在我读研一的时候,辅导员给我说,来读研的所有同学都有着自己完全不同的目的。也是我直到研一才发现,不少人是从大一开始,就给自己未来的几年时间铺路,每年每个学期都有自己不同的目标。他们之所以毕业就进能大厂、出国留学,是花了数年的准备得来的。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而这,就是你在网上看到很多人都在说打工没出路的原因,你在表示深有体会时,就不自觉地进入到了打工人1.0群体的自我认同之中,成为他们的一员。

打造个人资源复利系统

在打工人1.0中,「牛马」「内卷」这些词背后的本质是群体性自证预言,不断地在加强自己的认同感,多巴胺耗尽后就只剩下无尽的空虚。

进化到2.0你需要修炼那些表面上看不到的「隐性能力」。

偷师的关键在于,建立自己的势能。屁股决定脑袋,你的屁股还在打工人1.0的位子上,脑袋就不可能升级。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锚定在自己的老板位子上,想老板想的东西,往下探自己的潜力。

重新建立「认知差」的3个维度:

  1. 信息差:你阅读什么,你就是什么,你的思维是信息的产物。所以不要再天天消费垃圾,扔掉哪些信息黑洞,不断吸引你往不停刷的,99%都是噪音。调整你的专注力,重新构建你的信息渠道。
  2. 时间差:给所有的事情设定可行的时间节点,用 OKR 重构你做事的方法,设置阶段性里程碑和复盘。
  3. 工具差:当别人不会 AI ,你会使用,那么你做任何事情都可以又快又好。当别人开始会用 AI ,你使用 AI 创造,那么别人的效率就可以为你所用。

–> END

「独立开发的100个思考」专栏开通小报童啦,定位于刚刚开始起步的个人开发者,文章周更,涵盖三大主题:元认知、技术、推广,文章数量不少于 20 篇。此外,我还会不定期发布 Notes + Links 以及读到的网络高质量文章。价格也就是一杯瑞幸咖啡,交个朋友。点击右侧链接👉订阅小报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