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几天在看完社会新闻时冒出想做个社会学研究想法,这个想法让我感到兴奋。然而,在着手准备计划时,回头细想,自己一是没有太多时间来搞研究,二是研究出来也无处发表,就在片刻间打消了念头。
我猛然察觉到,在面对一个刚出现的念头,第一反应竟然是阻止自己行动起来。而这似乎是我一贯的作风,冒出来的点子不少,但真正有行动的寥寥无几,能坚持下去的更是少之又少。
02
在社会语境里,大家会认为谋定而后动是一种成熟的表现。做事前在大脑里想清楚,推演好事情未来的发展,找到可能存在的风险,再去做事才能更稳。
也就是说,我们根本上都是在追求「稳」,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出现以自身利益为标准的好与坏的判断准则,我们的行动就建立在所谓的好与坏之上。
有趣的是,我们的行动经常会被别人所评判,别人会说一些你做的对与不对这种话。由于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做的行为准则,自然的就存在跟他人之间价值判断不一致的情况,在没有实际反馈之前,所有人说的都有他的道理。
那么谋定而后动就成了一句空话,缺乏最终实践的检验,就如塔勒布在《随机漫步的傻瓜》中提到的:
常识不过是18岁以前学得一大堆错误看法。 此外,谈话中、会议里、尤其是新闻媒体上听起来很有智慧的话,都是值得怀疑的。
因此,做事的核心,并不是弄明白搞得好或者搞得坏,而是要在实践中把事情搞清楚。
03
在《海海人生,横尾忠则自传》看到一段故事。
横尾忠则有一次去寺院学打坐。某天被派去打扫庭院。银杏树叶落在地上像黄色的地毯一样漂亮,和尚却命令他去扫乾净。他心想:和尚们难道不会觉得别扫它、享受这种自然之美很好吗?而且不管怎么扫,银杏的叶子还是会一直落下。
「等两、三天后树叶全部落下时再扫如何?而且现在这样其实更美。」
「啊,不要找理由,就扫吧。」
大学刚毕业的行脚僧摆出一副「我知道你在想什么」的姿态说话,让横尾忠则很生气。虽然觉得这傢伙真是无可救药,可是待在寺院里必须克制一点(附带一提,横尾年轻时可是曾跳过会议桌殴打瞧不起他的客户,这么火爆的人喔。然后他想说要去跟客户道歉并且辞职以示负责的时候,反而是客户先来道歉,请他继续做设计呢……)。
扫完庭院之后,枯叶又一一掉下来。他心想:「活该!你看吧。」
然而,就在持续进行著这既没道理又没有用的行为时,他突然注意到一件事:打扫庭院不是为了清掉所有的东西让地面变得更乾净,而是要教导我「打扫」这个行为本身就是目的。
他发觉「行为」和「目的」在他心里是分开的,所以做起来一点都不有趣。想起小孩子经常可以自己一个人玩得很开心,是因为行为和目的合而为一,而自由解放就在其中。那是他第一次察觉到,自己内在一直是将行为和目的分开来思考。
04
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稳」这个概念,只存在局部最优解,而只有行动才能打破「目的」所带来的僵化,拓宽局部最优的范围。
我很喜欢《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书里面「搜索空间」的比喻:
在这个巨大的房间里,从一面墙到另一面墙,从地面到天花板,每一个你能想到的图像,都在空中某个位置盘旋着,数万亿的图像在黑暗中闪闪发光。这个洞穴般的房间储存了所有具备可能性的图像。现在想象着穿过这个空间,其中的部分图像位置有一定的组织规律,比如某个角落附近是各色面孔,另一个角落则是繁星点点的夜晚(在其中的某个位置立着梵高的杰作《星空》)。由于大多数图像,就好像断了信号的电视雪花屏幕般存在,大部分空间都塞满了无用的东西,好东西相对较少,且彼此相距甚远。
两位作者认为,人类的所有伟大的杰作,都跟「目的」没有任何关系,而有悖于常理的是,那些大师都都是在漫无目的的摸索,在不断的行动中偶然发现能让自己做出伟大产品的途径。
内耗的本质,就是把「目的」放在了「行动」之前。如果你的目的是去健身,就会纠结于上班要不要带着鞋子和运动服,继而就会苦恼于健身房里的格子太小,产生下班后很累的幻觉,运动还没有开始反而自己累的够呛。
行动的根本就如同横尾忠则的哲学那样,行动就是行动,行动本身就是目的,不存在更高级的概念在此之上。
你想拍短视频,无论哪个平台都可以,先发出去第一条。
你想去健身,早三十分钟定好闹钟,换上运动服就出门。
05
我同样也很喜欢《小狗钱钱》中讲到的「72小时法则」:
如果我们不在72小时内采取行动,不去将脑海中的想法付诸实施,那么该想法成为现实的概率只有1%。
72小时在我理解里面是给那些容易内耗的人提供可缓冲的余地,实际上只要过了5分钟仍然没有行动,那大概率就不会有行动了。
并不存在行动的等待期,你不需要给自己制定非常精细的规划,你也不需要到了时间再开始,几秒钟内就可以行动起来。
对于何时应该行动起来,永远是:Now, not How。
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