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取悦自己


01

巴菲特曾经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提问

35 取悦自己插图

他的问题实际上是在阐述,你做事情的锚点,是放在更多的关注别人如何评价你,还是让自己感到满意上面。他把前者称为是「外部积分卡」,后者是「内部积分卡」。

对于这两种积分卡的用途,以及巴菲特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一位投资家兼作家 Guy Spier ,记录在《从巴菲特的午餐中顿悟的5个道理》一书中

在很大程度上,我是被沃伦·巴菲特先生所说的“外部记分卡”所驱动的——需要得到公众的赞同与认可,这很容易把我们引到错误的方向。我们之所以依赖外部记分卡,可能是因为从小到大所处的教育环境的设计就倾向于用外部记分卡来衡量人物:在这里赢得他人的认可确实是有用的。

巴菲特是坚持按内部记分卡行事的人,他不会重视外部的世界如何看待他、评价他,以获得高的外部记分;他只重视自己如何行事才能盈利有收益或者损失最少,他善于应用而且坚持不懈的使用内部记分卡。

在很小的时候,学校会告诉我们要听老师的听家长的话;工作后,社会教育我们要听从领导的安排 … 我们习惯了自己的价值取决于别人的评价,以至于会为了迎合别人的肯定,自己做出过多的牺牲,可悲的是我们却对此习以为常。

02

早些年我喜欢建微信群,把自己产品的用户拉到群里来交流。在我内心实际上是更想听到的是来自用户的赞美。赞美会让我很有成就感,我就被这种成就感推动去开发一些复杂而又没意义的功能,换取用户的夸赞,持续德沉浸在用户的夸赞中,一度偏离了目标,最后发现只取悦了很小一部分用户。

后来我终于理解,为什么那些能保持自身小而美的产品几乎都没有用户群这种沟通渠道。

《影响力》一书中也讲到了我们会被这些赞美硬控背后的原因,当我们听到赞美后,我们的后续行为就像摁下播放键一样,绕开了大脑全自动进行。

作为人性底层的一部分,我们既然摆脱不了,那就想办法远离它。

03

最近这段时间我在刻意地练习斯多葛学派的「控制二分法」,目的是为了减少外部积分卡对我的硬控效果。

所谓的「控制二分法」是指在遇到事情时,直截了当地把事情分为:我能控制的、我不能控制的两类。

好比说,更新一篇新的专栏文章,就是我能控制的事情;我写的文章能被微信公众号推荐,这就是我不能控制的事情;而我要写一篇能让读者感到满意的文章,是我能控制一部分的事情。

对于我能控制的事情我会要全力以赴,把事情做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最好;面临我不能控制的事情时候,即便是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情绪都很难产生效果,我会放弃执念,欣然接受事情的结果。当我发现我可以控制事情一部分时候,我就可以进一步细分,找到我所能控制的部分和不能控制的部分。

我的具体方法就是把我每天的待办事项分为三个颜色标记

🟢 表示我能控制的

🟡 表示我能控制一部分的事情

🔴 表示我无法控制的

好比说

🟢 今天冥想练习20分钟

🟡 上午的时候完成下个版本的迭代计划

🔴 下午六点前做好今天的数据分析交给客户

当我处理待办时就会通过颜色标记来识别我应该机械地完成,还是努力做得更好。

04

我在两个多月的练习中发现,曾经外部积分卡给我带来的经常是内心的空虚、焦虑、匮乏的感受,会在猜疑中不断内耗,把自己的能量全部耗尽,明明什么事情都还没做,就整个人累得没有一丝力气。

当我转向关注我自己之后,我会设法不带任何情绪地完成那些无法控制的事情,把能量投入到自己的事情和目标上,内心逐渐变得很充盈,完成目标带来的反馈给我很好的滋养,感觉有用不完的精力。

在远古互联网时代就有一句名言,叫做: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关你屁事和关我屁事来解决。

这句话放到现在依然适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