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这是「独立开发的100个思考」专栏的第15篇内容。
01
有从事技术经验的开发者,往往会有个错误的执念,认为只有通过「开发」这一件事情,才能让自己「独立」。不难理解,毕竟手里拿着锤子的时候看什么都像是钉子。
在这种执念的影响下,一类开发者都会选择继续探索更深层的技术,不断在大厂之间来回跳槽,目标就是通过接触更多来给自己的「独立」做好准备。而另一类开发者,会从自己信息渠道中打探到最近比较热门的项目,通过自己的技术快速构建起一个MVP,发布上线。
两类开发者的背后都有一层隐含的假设:只有通过自己熟悉的路径才能达成「独立」的目标。
02
春节假期期间,OpenAI发布了Sora,引起了轩然大波,人工智能生成短视频也不再是天方夜谭,几乎能以假乱真,已经有不少媒体在吹捧OpenAI加速了打工人的淘汰速度。结合美国对大陆芯片封锁,大厂加价通过各种渠道疯狂囤积GPU的时代背景下,似乎打工人已经被AI逼到了边缘。特别是开发者,GPT4生成代码的效率已经非常高,花几个小时思考出来的算法AI几分钟内就能完成,让著名的程序员悖论(你能力越强,开发出来的程序就越能替代你)成为了事实。
而这种AI以摧枯拉朽之势所带来的痛苦和焦虑,不亚于做了20年高速站收费员一朝被ETC替代失业后,不具备其他技能而无法生存的故事。
03
前段时间我在推特读了一个故事,是一名叫「榛子会发光」物理学PhD的独立开发故事,给我带来了不小的启发。
上面故事里的一切,都没有涉及到一丁点儿的开发编码过程,她通过对多个产品的组合,围绕着自习的场景,自己的设计完成了一款具有很多忠实付费用户的产品。更重要的是,这款产品是AI永远无法跟进的。
社会的教育制度告诉我们,只有通过深度学习行业知识,才能成为行业的佼佼者,才能不会被社会淘汰。社会也确实在践行这个认知,从本科到博士的教育过程,就是在逐渐聚焦到一个很小的颗粒上面。
我们社会相较于其他的国家,有一个最大的差异特点,就是刚性泡沫,这个概念是经济学家朱宁提出来的,根本的含义就是在不少领域内政府都会兜底,会有一只看得见的手来分配资源,也就是面向难以就业的高学历人才,国家会提供就业岗位。但在这个刚性泡沫之外,真实的市场泡沫是非常脆弱的,教育制度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失去了优势,一触即破。
金钱对于市场来说只是衡量价值标准的工具,谁提供的价值高,谁就应该获取更大数目的金钱。在这个价值交换等式的两边,分别是用户价值和产品价值,而交换的界面是你创造的独特的解决方案。
故事里的「榛子会发光」,不需要用到自己研究的物理学知识,也不需要编写计算机代码,就是通过给用户构建一个特殊的场景,实现了价值的交换。多年的教育使得我们缺乏横向的能力,成为专家、成为高级工程师、成为科学家这种思维,在AI的巨变中随时都有被替代的可能。有统计说,现在受AI影响最大的行业是翻译。
04
之前忘了在哪里看到过一条言论,是说AI最先取代的是创意工作者,原因是所谓的创意工作者本身的局限性是想象不到自己认知以外的事,但AI能做到。更不用提写代码这种极度流程化,高逻辑性的工作了。
AI所不具备的,就是作为个体身上的复杂性。AI不懂得文化,没有感受过在群体环境下的暗流涌动,也不会理解为什么会存在非理性决策。作为独立开发者,是要去拿捏在特殊场景中的矛盾,具备同理心感受他人的感受。因为你的代码AI也能写,在技术上AI比你强,你所剩下的是作为人的根本,而产品恰恰就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
乔布斯有句名言:技术不是为工程师而生,而是为应用而生。
你不需要跟AI比,AI其实也是在拿着锤子去找钉子,技术和代码只是应用中的副产品。最终像「榛子会发光」这样的牛人还是牛人,一如既往,世界属于牛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