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这是「独立开发的100个思考」专栏的第21篇内容。
01
小米汽车发布后,我读看到了不少替其它汽车厂家打抱不平的帖子:有人说友商费劲千辛万苦才获得的市场地位,小米SU7一出生就坐在那里;也有人说有人生在罗马,有人终其一生才抵达罗马。
似乎是小米天生具备良好的基因,无论任何产品,只要发布就一定会被用户追捧。
小米汽车发布后的火爆,让我想到早年间雷军说过的一句话:站在台风口,猪都能飞上天。不错,现在小米现在是又一次准备十足地站在了风口上。
27分钟卖出了50000台车,用户真金白银的选择,就代表了最真实市场的反馈。
02
上周末我陪女儿去抓娃娃,夹娃娃的过程中让我看明白了抓娃娃的套路:抓娃娃的夹子夹紧概率是固定的,但我却不知道下一次是否会恰好碰上概率。
抓娃娃这个游戏,需要找到合适的手感,比如怎么移动夹子的位置,怎么选择合适位置的娃娃等,不同的机器,不同的游戏厅,手感是不一样的。
我就面临了一个困境:遇到概率时,我可能没找到手感,而找到了手感之后就需要等概率。
所以,我必须每一次都会确保夹子在娃娃正上方,才能在面对正确概率的时候,一口气夹住,或者积累到合适的手感。
在有限的资源限制中,我必须谨慎对待每一次可能的机会。
03
刀姐与雕爷有一期播客,他们共同讨论了创业做产品看法,雕爷在讲述他的故事的时候,反复提到了「做事的手感」这个概念。
关于做事的手感的意思,雕爷举了个例子
手感这个词可能过于抽象,但经历过的人肯定能有深刻的理解,就如王慧文在清华产品课中,用很克制的话讲到的
你可以感受一下:一张原型迭代30次、一个专栏立誓写100篇、独立开发接触100个真实用户、抓到了10个娃娃,在回头看正在做的事情的时候,自然手感就出来了。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就能拿最高效的方法直接拿捏住用户最本质的需求。
回到小米汽车,在传统造车厂商还是停留在用产品匹配需求的时候,小米早已经做了十多年的用户体验,拿着用户对汽车的需求去直接匹配产品。在其他汽车厂家还在花大价钱获客的时候,小米就能以零边际成本 — 一场发布会的方式,连试驾过程都没有,不到半小时就直接卖出了50000辆车。
04
2023年刚开始,「出海」就火了。
所谓「出海」就是自己做一款面向海外群体的App,去赚美金。
而23年最火的技术是AI,有媒体夸大其词说每个行业都值得用AI在做一遍,所以至今出海最多的就是AI工具。indie hacker圈里的大佬Tony Dinh,写了套UI赚了50万刀案例给所有独立开发者打了针鸡血。
猪站在风口飞上了天,如果猪不具备飞起来的能力,风口过去猪就会掉下来。
很多出海的产品都迅速冷了下来,包括前阵子那个一晚上消费了2w美金API的「哄哄模拟器」。
出海的逻辑不在于用什么技术解决了什么问题,而是找到问题选择了正确的方法。
前两年我在做方寸笔迹时候,就是技术主导,团队的氛围就是讨论技术,用什么技术去解决什么问题。直到产品臃肿得不能再优化的时候,团队还在准备选择重构来解决太臃肿带来的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这个经历给了很大的警示,现在我一遇到问题,就会很敏感,我会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 到底用户的需求是什么
- 技术能不能带来更好的体验
- 不用技术能不能解决这个需求
a solution looking for a problem, it rarely works.
05
在小米刚刚成立的时候,雷军提过一个思路「如何不花一分钱获得100万用户」,这个思路放在独立开发中也非常实用,撇开你的技术,先来了解用户。
当时小米的做法是先把自己逼疯,一周一次迭代MIUI,敢于改!改!改!再改改!
毕竟,人无法做出超过自己认知的产品,不拿去验证,验证完不回头修改,是练就不出手感来的。
独立开发只能依赖于自己的知识,做事情依赖于自己练就的手感,没有那么多人提供思路,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去做。
生手去操盘一个大项目,一定是只会认死理。
所以,在独立开发中一定是要多尝试、等时机,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产品不行了就下一个,用户跑了就重新再来,一天迭代一次。调用积累的手感,不断地精进,过程中保证大错误没有,小错误不断。
投入大量资源,找到手感,再耐心地等概率,这可能就会唯一捷径了吧。
后文:关于小米汽车的碎碎念
小米汽车让我觉得「Aha」的功能,是花了3页PPT讲的防晒功能。
传统汽车制造商,包括造车新势力,都是在围绕着男性的需求,做性能、做驾驶体验、做硬件。以家用车定位而出名的理想汽车,驾驶员也默认是男性,女性和孩子的需求被压缩成了显示屏、游戏机、冰箱。
在小红书上看到很多女性给防晒功能大量点赞,夏天开车的时候,墨镜、冰袖、防晒衣等等,而且刚进车时高温带来的一身汗,对女性而言都是极不友好,男性对这些又会自动忽略。
小米的这个防晒,不管有多少技术含量,与贴膜差在哪里,「小米汽车关心你,不仅是在驾驶体验上,还在努力帮你防晒」,这时候是否真的防晒就已经完全不重要了。
雷总真的是很会拿捏用户需求。
推荐阅读